《活着》——有感而发

嗯,就是那篇著名的余华的《活着》。

看完余华的《活着》,我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,为什么这本书要取名为《活着》?我给出的答案是:福贵仍然活着,是无牵无挂,无所畏惧。
这是第一次看《活着》,我看到的不是福贵的悲惨遭遇使我由内而发的同情,我看到的更多是作者对书中细节,以及小人物的刻画所体现出的让人崩塌的三观。
福贵还是个败家子的时候,家珍去赌场叫他回家,福贵沉迷赌钱,对家珍一阵骂还带用脚踹,也不管当时家珍怀着他的儿子。
有庆到了该上学的年纪,但是家里穷,为了减少生活中的各项开支,把又聋又哑的凤霞送走。虽然后面凤霞跑回来后,不忍心再送回去最后凤霞留了下来。但之前把凤霞送走的行为,是不可原谅的。
有庆是个乖孩子,但只要做的事有点不和他的意,也不分青红皂白,福贵就会对有庆又打又骂。这是一个父亲该对儿女的态度吗?
福贵简直就是一混账,作为儿子、作为丈夫、作为父亲,他都是失败的。
校长(也是县长的女人)大出血,老师组织学生们去医院献血,验了十几个学生的血型不匹配后,终于有庆的血型对上了,医生开始给有庆抽血。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,实在忍不住了有庆才和医生说头晕,医生并没有停下,讽刺了一句有庆,“抽血都头晕”,最后几乎要把有庆的血抽干了。有庆就这么离开了,他那年11岁。
至此,三观碎了一地……
要我说,是作者太残忍,这么可爱的人,一个个都离去了。

写于——2018.8.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