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才在左,疯子在右》——读书笔记

2019.1.9-2019.2.26。记录《天才在左,疯子在右》中有趣的想法。正如作者所说,不论你看到了什么,请不要对号入座。

1.角色问题。

  世界是一本小说,每个人都是自己这本小说的主角,也是这本小说的作者。出现在生命中的人,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,跟别人的交谈或者发生的一些事,都是情节的安排。小说的时间流逝,遵从书中的自然规律。

2.思维虫子。

  四维是指长度、温度、数量和时间。绝对思维生物的眼界跨越了时间,在它看来,我们都是蠕动的虫子。我们可以想象,跨越时间地看,我们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虫子怪物,从床上延伸到大街上,延伸到学校,延伸到公司,延伸到好多地方。因为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都是不同的。

3.生命的尽头。

  蚂蚁都是一种生命的细胞。蚁后就是大脑,兵蚁就是身体的防卫组织,工蚁都是细胞也是嘴,也是手,用来找食物,用来传递,用来让大脑维持。蚁后作为大脑,还得兼顾生殖系统。工蚁聚在一起运输其实就是血液在输送养分,工蚁兼顾培育新生的细胞——就是幼蚁。蚂蚁是生命形式的另一种,不是简单的昆虫。如果你养几只蚂蚁,它们没几天就死了,就算每天给吃的也得死,因为失去大脑——蚁后的指挥了。就跟取下一片人体组织培养似的。蚂蚁只是细胞,整个蚁群才是完整的生命!
  石头也可能是生命。它们也会动,只是很慢,它们的动是被动的,风吹、水冲、动物踢等等。但是石头不愿意动,因为它们乱动会死的。它们的死是磨损,磨没了就死了。 石头磨损了掉下来的渣子可能是土,可能是沙,地球就是由这些组成的。这些沙子和土再聚集在一起成了石头,石头就是生命。可能有人会说,“聚在一起就是生命了?”,仔细想想,“大脑就是肉,怎么有的思维?”石头听不懂我们说话,也不认为我们是生命。在它们看来,我们动作太快,生得太快,死得太快。因为几百年对石头来说不算什么。

4.苹果的味道。

  无意中看了达摩面壁九年参禅的事,他都干吗了,一口气山洞口坐了那么多年,到底领悟什么了?出于好奇,这个人开始尝试闭关。他会事先准备好水,很多大白馒头,关了手机,拔了电话线,锁好门,拉了电闸,反正尽可能地跟现代文明断绝了一切联系。什么都不做,躺着站着溜达坐着倒立怎么都成。不看书报和杂志,不做任何事情,没有交流,渴了喝水,饿了吃没有任何调味的馒头,困了睡,醒了起。
快到48小时的时候,他体会到了感觉的存在,是真实的,不是似是而非的那种。四五天后,感觉被淡化了,领悟到了精神的存在。看不透的事情有点透了,想不清的事情想通了,钻牛角尖的状态和谐了……那是一种信马由缰让精神驰骋……

5.时间的尽头(前篇:橘子空间)。

  一张很大的塑料薄膜,每人拉着一个边,把薄膜绷紧,假设这就是宇宙空间。薄膜上放一个橘子,形成的弧形凹陷就是扭曲的空间。用一颗小钢珠滚过橘子凹陷,如果力度和角度掌握得刚好,可以达到一个平衡,小钢珠围着橘子不停地转。太阳系就是这么巧。如果再放一个够重的大钢珠,薄膜会破,就是黑洞。如果没破,就会是一个很深的凹陷,就是虫洞。多放几个很大的钢球,这样薄膜上就会有很多大的凹陷。如果这些凹陷的位置都很好,在薄膜上会形成一个很平衡的区域,在那个区域的物体,受各方面重力的影响,自身无法造成凹陷,但是又达成了平衡,不会滑向任何一个重力凹陷。这个就是重力扭曲造成的平衡。如果是一颗行星在这个平衡点,那么它既不自传,也不公转,同时也不会被各种引力场撕碎,而且自己的重力场绝大部分已经被周围的大型重力场吃掉了,那个星球就是时间的终点。

6.灵魂的尾巴。

  灵魂是一种软软的样子,有头、有四肢、有尾巴。所有的生物都是一个空壳,灵魂填充进去后就可以动,可以长大  。哺乳动物和鸟都是比较热门的,因为那正好四肢加上头尾,会舒服很多。会盘起尾巴的灵魂才能当人。有的尾巴足够硬,直接撑破了,就盘在骨头上。那些四处溜达的灵魂看到露出尾巴的人,会觉得好玩,就跟着,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见到鬼。人的死不是死,只是这个躯壳用旧了。有些躯壳比较好,所以好多灵魂争着往里塞自己,结果弄得很挤,本来已经把尾巴盘好的灵魂,结果背挤乱了,所以有的时候挠身体的一个地方,另外一个地方会痒。

7.超级进化论。

  生物都在拼命进化,保证自己还存在着。马进化出高速,大象进化出鼻子,老虎进化出力量,乌龟进化出龟甲,兔子进化出大耳朵和大脚,老鹰进化出聚焦型的瞳孔,长颈鹿进化出长脖子;仙人掌进化出刺,辣椒进化出辣味素,槐树进化出很苦的树皮,杉树进化得更加高大,等等这些,都是为了一个目的:存活!人类的进化之所以是最成功的,就是进化了大脑。有了大脑,可以不要指甲,不要獠牙,不要尾巴,不要什么都能消化,不要夜视的眼睛,有大脑就够了。这样都是物种竞争。我们是在同种竞争,周围的对象都有聪明的大脑,那就只能接着自我完善,自我进化。社交能力,头脑反应……今后的人类,还会有很多器官没有了,但是无所谓了,嘴巴可以变成吸管,食物是流质的就好了;眼睛可以更小,反正不用警惕周围环境;手指可以变成很多个,打字就更方便了;腿可以进化得更小,油门刹车全用手解决了;脖子要变粗,这样才能托住那个大脑袋……

8.朝生暮死。

  每天睡前告诉自己即将死去,每天早上,都是新生。一切都是过去式了,虽然会有记忆,但那种状态只是一种时间旅行的状态,重点在于:旅行。就像出去旅游,心里明白总要回家的,这样,思维上的死结很快就打开了,就是说跳出来了,抽离了。每天晚上死掉,结束掉该遗忘的,储存所需要的。就是这样,“朝生暮死”地面对每一天。

9.角度问题。

  绝大多数从事儿童教育的人,并不懂孩子。比如说早上出门,会用孩子的口气去说:天空很蓝,朝阳很美,树木青翠,空气新鲜,诸如此类。孩子绝不是这么想的。他们的身高没我们高,也就没兴趣看那么多、那么远、那么宏观。他们比我们更靠近地面,地面才是最吸引他们的。他们会看虫子;会注意走路踢起来的石头;会留意积水的倒影;会看到埋在土里一半的硬币;会认真地研究什么时候踩下去会发出踩雪特有的咯吱声;他们会观察脚下方砖的花纹……他们注意的太多了,但是没几个仰头看天、看朝阳、说空气新鲜的。
孩子会认为货架上大包装牛肉干上面的牛很勇敢,举着自己的肉告诉大家这个好吃。他们认为树木有思想,只是站在那里不动不说话罢了。
  如果有成人去研究树会不会说话,一定有很多人表示:是不是有病?吃饱了撑的吧?知道树能说话了,有用吗?能赚钱吗?嗯,用一个价值去衡量所有的事情。没准树扎根很深,真的知道什么地方埋着宝藏或者值钱的东西呢?那是不是有了一个成功的例子后,大家纷纷效仿?

10.伪装的文明。

  我们地球现有的文明,是假的,是做出来的样子。其实科技、文明程度很高,但不是所有人知道。目前地球人口中的60多亿都是我们这样的,不知道真相的人。而我们,都是假象的一部分,做给其他星球的人看的。因为从很早以前,人类的文明就已经很先进了,并且知道宇宙中存在各种其他生物。为了不显得过于强大,才做出现在这种很原始、很荒蛮的状态,而实际上却在偷偷搞一些什么。现在的地球文明其实是伪装的低等状态,实际上的地球文明,远远不止这样。

11.谁是谁。

  全身细胞基本全换一轮需要十几二十年,那时候你差不多就是一个全新的你了,可以说是换了一个人,但唯一不会换掉的就是神经细胞,就是这个,承载着你的意识。
  我们的身体已经换了,我们的意识只能靠记忆支撑着,但记忆本身又是因为环境和周围的人才有存在的价值,如果没有这些,记忆和因记忆产生的意识也变得毫无意义……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在依赖环境、依赖其他人,所以其实你并不是你,我并不是我,而我们才是我,我们才是你。
  每个细胞都有存在的意义,肝脏细胞负责分解、分泌,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,白细胞巨噬细胞负责防御,神经细胞负责传递信息,每一种存在都是有意义的。我们被称作人,我们负责的又是什么?
  嗯……这个问题不是人能想明白的,这种问题必须超越出去才能理解的。假如你是三维的生物,那你不但无法理解四维生物,你也同样无法理解自己——三维生物。你可以向下去理解,什么一维啊二维啊,都没问题,而一旦面对平级,就会因自身的局限性没法看懂了。因为你的“看”,本身就带了三维的特性去看,这个“去看”本身,是无法排除出去的,所以无论你怎么看都看不完整,也就无法看懂……

12.果冻世界。

  过去的、过去的分支,现在的、现在的分支,将来的、将来的分支,其实全部都在一起。没有过去、现在、将来,不用我们的时间概念划分。精神,依托于物质而存在于物质世界,但是不同于物质,也不属于物质世界。你也是过去,也是现在,也是将来。你的精神,可以想象过去,可以分析现在,可以预演将来,但是你的精神又被肉体限制,所以你没办法用现在的眼睛,去看到将来。因此你的肉体把现在反应给你,完成了一种循环状态——你的精神不属于物质,但是却受限于物质。因为你的精神不属于物质,所以也就只能依托于物质才能感受到这个物质的世界。
  精神,可以让你决定自己的一切,但是你非要认为物质束缚自己了,那谁也帮不了你。物质之外,不见得是好,当然也不见得是坏。存在于物质了,那就存在着吧,而好奇想弄个明白的人,就去研究好了;惧怕未知不想问为什么的,那就不去追寻;现在没有决定到底是不是去探索的,那就先犹豫着。精神是随心所欲的,那就真正随心所欲吧。在最低落的时候,可以开心;在最得意的时候,可以悲伤。
埋葬一个人,意味着死亡和失去。但是埋葬一颗种子,代表着全新的生机即将开始。

  这本书记录了很多作者跟精神病人的聊天内容,说实在的,有些患者的观点,或者说他们的世界观,我能够理解并且还有些认同。或许是他们的知识太渊博,逻辑太完美……我对书中一些我认真比较有趣的想法做了记录。
  我最认同?喜欢?嗯……应该说最触动我的是《灵魂深处》这一篇。这篇不是作者跟精神病人的聊天记录,而是和一位曾经的精神科医师的。之所以说这一篇最触动我,是因为我仿佛找到了“同类”,他们俩的讨论和分析,我深有同感。
  “精神病人、心理障碍者,都是一种极端化的表现,不能说他们有病就不聪明,他们往往聪明,不但聪明,还是超出了你的理解能力的那种聪明。很多精神病人都是那种死心眼的类型,虽然很聪明……”
  “但是他们的聪明不代表别人能接受,并且不被接受的时候,很多患者就想不开。”
  “他们有一个秘密,那个秘密是一种矛盾,那个矛盾是一种孤独感。虽然为此痛苦不堪,但是又尽力维护着那种孤独感。经常是处在一种挣扎状态;既希望别人关注自己、关心自己,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触和回应别人,于是干脆直接抗拒。可是骨子里又是那么地渴望被了解,渴望被理解,渴望被关注……”
  “哪怕会后悔,也是继续坚持着去抗拒,而且矛盾到嘴里说出来的和心里想的完全相反。”
“那种挣扎完全可以不必要的,而且事后自己也会想,这不是自找的吗?这不是无病呻吟,吃饱了撑的吗?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敞开心扉呢?”
  “有些东西,不是不说,而是不能说。我试过太多次说给别人听,得到的评价是:’你想那么多干吗?你有病吧?你最近怎么了?你老老实实挣钱,别想些没用的东西。你疯了吗?你就不能干点正经事吗?你喝醉了吗?’太多太多次的打击了。”

  这本书的最后一篇写到一句纳兰容若的词,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……”,一开始我不是特别的理解,看了后记之后,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
  人生漫漫,我们接触的东西会越来越多,可能会跟已有的观念冲突、矛盾。如果太偏执、死心眼,就容易想不开,把自己逼疯了。人生若只如初见,没有过往,一切都是初见的模样,你就会接受它。朝生暮死,结束掉该遗忘的,储存所需要的。天才和疯子,其实就在一念之间。